朗讀:由聽覺所締造的此時此刻
朗讀,可以說是《讀愛》(The Reader) 裡最重要的關鍵詞。朗讀的重要性在於:強調聽覺,摒棄視覺。聽覺提煉一種高度的共時性,是強調同時交流經驗的重要感官:朗讀的時候,「焦點」是明確的。當米高讀著: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的時候,他們在同一秒,同一個時空裡,分享共同的聲音符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經驗是所產生的差異相當微細——文字依賴視覺,必有時差,而且閱讀必然孤獨地進行。聽故事意味著「講故事者」與「聽故事者」之間一種莫明的親切的貼近,二人全神貫注地在文學之字海裡翩然起舞,在共同的世界裡彼此交流,形同情欲。
漢娜的文盲是她自卑之源,卻不自覺地突破了讀小說的孤獨宿命,聲音穿越了閱讀的限制,朗讀使男女主角一同進入書本裡去——這來得突然而且純真。電影的背景不住呈現社會變遷,建設、地盤、常常不經意地成為了男女主角的佈景,漢娜的職業是電車剪票員更是意味深長。二人遠離城市,漢娜與米高穿越田野,到了教堂聽到聖詩,就感到那種永恒的聲音,淨化了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衝擊,人間有愛,在共同的聲音裡得以維持。
但是聲音有它的缺陷:可一不可再。場景、天氣、年紀……,聲音鬥不過時間之河的暴力行進。漢娜後來被判終身監禁,米高的錄音盒帶固然叫人動容,但他的聲音一如信件,有了時差,在本質上已和電影初段的朗讀不同。事過境遷,錄音機一方面拉近他們二人,但同時揭示二人無法跨越的鴻溝:他們天各一方,時地已過。漢娜對這份情誼自然珍而重之,但米高已在不知不覺間逐漸下令自己要走出那過去的青春魅惑的陰霾。漢娜最後就讓自己永遠留在那充滿記憶的囚室裡——在囚室裡,她學懂文字,同時學懂孤獨。
創傷之紋,直到永遠
朗讀在《讀愛》裡不無感性,連綿絮語美麗但叫人冰冷如城市飄雪。導演還不甘於此,法院是《讀愛》的重要場景。在《讀愛》裡,漢娜在法院裡的供詞,那口述歷史不正正就是「講故事」的另一形式。可是這趟口述歷史被審判挑戰,當漢娜講述自己當納粹德軍集中營的守衛員的種種的時候,朗讀親身經歷顯得不再感性,它變成了暴露羞恥的途徑,它被計算、權力和道德所侵犯,它變相成為了道德與法律的鏡子,卻把映照在鏡子裡面的人性盡情倒錯扭曲。法院裡的朗讀形如裸露,卻因為詮釋的權力已經倒置,權力在聽者的一方,被告如何答辯,也只會換來羞愧和指責。
因此「創傷」是《讀愛》不可忽視的第二個關鍵詞。在《讀愛》的後半節裡,愛終於在「讀小說」的過程裡得到呈現,但靈魂深處的缺陷早已植根:米高的初戀被文盲的漢娜所利用。愛,尚且如此,遑論歷史?米高一步一步走過集中營,律師有甚麼權力判斷歷史?後來米高把漢娜文盲的事實告訴災難過後的倖存者,但這些言語又代表甚麼呢?事過境遷的創傷記憶,又如何可以被諒解,口述歷史的人把創傷說了一遍又一遍,意義何在?我們只會在充滿創傷的人世裡,再次跌倒,重覆,只會讓我們一次比一次更深地陷於命運的泥沼裡。
講者與聽者,如何可以身心一致,彼此無障地交流?如何在僅存的語言森林裡,找到共同的方向,看到共同的光?講故事需要有講故事的時空,在《讀愛》裡,漢娜終於「囚室」裡的「故事」裡聽出愛意,但這畢竟如閃電一樣短促而且具破壞性,愛終被囚禁在那破舊的茶葉罐子裡,年月的鏽跡銘刻了無法褪去的創傷之紋,直到永遠。
漢娜的文盲是她自卑之源,卻不自覺地突破了讀小說的孤獨宿命,聲音穿越了閱讀的限制,朗讀使男女主角一同進入書本裡去——這來得突然而且純真。電影的背景不住呈現社會變遷,建設、地盤、常常不經意地成為了男女主角的佈景,漢娜的職業是電車剪票員更是意味深長。二人遠離城市,漢娜與米高穿越田野,到了教堂聽到聖詩,就感到那種永恒的聲音,淨化了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衝擊,人間有愛,在共同的聲音裡得以維持。
但是聲音有它的缺陷:可一不可再。場景、天氣、年紀……,聲音鬥不過時間之河的暴力行進。漢娜後來被判終身監禁,米高的錄音盒帶固然叫人動容,但他的聲音一如信件,有了時差,在本質上已和電影初段的朗讀不同。事過境遷,錄音機一方面拉近他們二人,但同時揭示二人無法跨越的鴻溝:他們天各一方,時地已過。漢娜對這份情誼自然珍而重之,但米高已在不知不覺間逐漸下令自己要走出那過去的青春魅惑的陰霾。漢娜最後就讓自己永遠留在那充滿記憶的囚室裡——在囚室裡,她學懂文字,同時學懂孤獨。
創傷之紋,直到永遠
朗讀在《讀愛》裡不無感性,連綿絮語美麗但叫人冰冷如城市飄雪。導演還不甘於此,法院是《讀愛》的重要場景。在《讀愛》裡,漢娜在法院裡的供詞,那口述歷史不正正就是「講故事」的另一形式。可是這趟口述歷史被審判挑戰,當漢娜講述自己當納粹德軍集中營的守衛員的種種的時候,朗讀親身經歷顯得不再感性,它變成了暴露羞恥的途徑,它被計算、權力和道德所侵犯,它變相成為了道德與法律的鏡子,卻把映照在鏡子裡面的人性盡情倒錯扭曲。法院裡的朗讀形如裸露,卻因為詮釋的權力已經倒置,權力在聽者的一方,被告如何答辯,也只會換來羞愧和指責。
因此「創傷」是《讀愛》不可忽視的第二個關鍵詞。在《讀愛》的後半節裡,愛終於在「讀小說」的過程裡得到呈現,但靈魂深處的缺陷早已植根:米高的初戀被文盲的漢娜所利用。愛,尚且如此,遑論歷史?米高一步一步走過集中營,律師有甚麼權力判斷歷史?後來米高把漢娜文盲的事實告訴災難過後的倖存者,但這些言語又代表甚麼呢?事過境遷的創傷記憶,又如何可以被諒解,口述歷史的人把創傷說了一遍又一遍,意義何在?我們只會在充滿創傷的人世裡,再次跌倒,重覆,只會讓我們一次比一次更深地陷於命運的泥沼裡。
講者與聽者,如何可以身心一致,彼此無障地交流?如何在僅存的語言森林裡,找到共同的方向,看到共同的光?講故事需要有講故事的時空,在《讀愛》裡,漢娜終於「囚室」裡的「故事」裡聽出愛意,但這畢竟如閃電一樣短促而且具破壞性,愛終被囚禁在那破舊的茶葉罐子裡,年月的鏽跡銘刻了無法褪去的創傷之紋,直到永遠。
A
20090330
本文同見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頁及獨立媒體。
推介:
2 comments:
As soon as I returned from New York, I donated Hanna's money in her name to the Jewish League Against Illiteracy. I received a short, computer-generated letter in which the Jewish League thanked Mr. Hanna Schmitz for her donation. With the letter in my pocket, I drove to the cemetery, to Hanna's grave. It was the first and the only time I stood there.
非常喜歡!(懶,少說一點)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