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7

盲點與盲點以外:讀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




有別於一般懸疑推理小說的格局,《嫌疑犯X的獻身》(下稱《X》)一開始便把命案的發生交待清楚;一位數學天才達摩石神為了自己心愛的人——鄰居花岡靖子,不惜為她隱瞞她錯手殺害自己的前夫一事。石神是一位數學天才。值得注意的是數學在小說中是「邏輯」和「計算」的象徵,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石神為了所愛,不惜運用自己邏輯運算的才能,望自己所愛的人得到幸福。而這種舉動,卻恰恰與他所深信的理性、秩序相反,他的動機卻是絕對的感性:一廂情願為所愛得到幸福,不惜犧牲自己。

真相的層疊:真相以外的真相

我以為這書最有趣之處,在於真相的層疊:真相以外還有真相。在閱讀的過程裡,不論是書中主角,還是讀者,總會陷於一種貼近真相的幻覺之中:好像掌握了真相,然而從不,而且離真相很遠。作者一開始便把命案全盤托出,讀者一心以為石神運用自己的算計,製造煙幕,卻從不知道煙幕背後還有煙幕。然而更重要的是煙幕的始作俑者,自以為這場煙幕可以欺騙所有人,怎料最後欺騙的是他自己:他以為自己這樣做會令靖子永遠得到幸福,恰恰相反,靖子將深陷於無限的罪咎深淵之中,她的女兒美里承受不住「真相」的壓力,割脈自殺,靖子也無法與新的對象寫下「純愛譜」:人生之中,障眼之事無處不在,而計算與邏輯,正是障眼法之表表者,只是障眼背後的真相,總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浮現,它在這時會告訴所有人,障眼法始終是障眼法。

盲點

「盲點」可以說是全書的中心詞。我們發現《X》的「解構」意味:一方面書中強調理性與計算,然而理性與計算卻是為不可理喻的感性服務,而且理性與感性一旦碰上,往往屈服其下(如他的好友湯川在理性上認為不應把真相告訴靖子,然而最後卻把之全盤托出);一方面我們欣賞男主角機關算盡的天才特質,然而他還是計不穿人性中不可計算的範圍:別人的感受。我們可以察看小說中最強烈的反差並不在於誰是兇手,或是整樁命案的真相,而是在於石神以為這樣做可以令別人幸福,最後倍增的卻是苦痛。在小說的最後部分,強烈地表現「計算」的崩潰:石神不住嘶吼,彷彿正要嘔出自己的靈魂。他錯算了靖子的感受,同樣錯算了自己的感受。這深刻地揭示了即使再聰明的天才也會陷入盲點之中,而這個盲點的揭示者是湯川——石神的天才同學。他之所以能把人生的「盲點」揭示出來,正是因為他身處局外,冷眼旁觀。換句話說,一旦人陷入其中(如在戀愛當中),盲點便會出現,這卻非人類的智慧所能穿越之物事。

瞞和騙

事情的始末,可以依賴邏輯推斷計算,然而愛從不能這樣。愛從一方轉到一方,總會有某程度上的變質,可是變了質,卻不會使愛變成非愛。從來沒有人保證愛可以令人天真快樂,愛的本質,本來就是充滿一定程度的痛苦和焦慮。如果說世界可以用理性和邏輯去理解,同樣世界會給與人類一處神秘的領域,讓人類在此逐步迷失或者沉醉。想到這點實在無法不愛書中的工藤先生,雖然在書中他所知的永遠不是真相的全部:他顯然是局外者,被瞞騙者,然而恰恰因為這種瞞和騙,他卻可以義無反顧的率性而為,大膽去愛,在計算與期許以外,找尋,從而獲得。

書名:《嫌疑犯X的獻身》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台北:獨步文化,2006年11月
頁數:349頁
本書獲2006年(第134屆)直木獎。

No comments: